Featured Post

10%香港蔬菜自給率,荒謬建議

王維基終於宣佈參選立法會。四萬字的政綱,包含社會各方面的建議及看法,有如超級市場。但細心閱讀,各政策建議之間有不少矛盾之處。在下就著他的土地規劃中農地使用及蔬菜自給率的建議,指出不妥之處。 王維基引述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於2015年2月發表之「香港市民對新農業政策意...

Monday, October 22, 2012

商科無罪,商界有責

商學小精靈》一片引起不少討論,香港工商管理系表面上當時得令,但好像又受人白眼,說是市儈,沒有理想.從前,李超人還是受人仰慕,想做第二個李超人是不少人的大志。今天李超人不再受人仰慕,想做第二個他更不用想,因環境已不容許,而李超人更不會容許出現第二個他,和他及他們子孫爭生意。在下也是讀工商管理BBA出身,在商界打滾了超過十五個寒冬,可以講講一點看法。 

商學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今天商界行事作風,實在不敢恭維,愈來愈大陸化,與大學商學培育內容相距甚大。企業管治文化使中高級管理層,雖然很多擁有MBA學位,但處事往往不尊重常識,相信權力might就是力量,視營運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為金科玉律,只要求前線員工任何情況都要遵守,使前線員工遇到突發事件不能隨機應變,相信關係多於做實事,決策質素愈來愈差。今天部份企業聘請員工,首先問有沒有熟人介紹,好像已經不懂怎樣挑選合適員工,倒退回六七十年代般,即使有能力,還要靠人事關係才有運行。香港不少商人及企業管理層,不懂歷史,也蔑視歷史,沒有企業家的風範。

過去十年八載,香港內部根本變得不再是一個自由競爭市場,而是壟斷處處,新加入者較多限制的市場競爭環境。香港華資大企業在此環境下賺大錢,但沒有同理心,還以為這是必然,會直到永遠。得罪說句,香港很多大華資企業,根本不在做生意,只是靠關係,藉壟斷的市場環境壓榨消費者及搶先知道政府政策而行動賺錢的。如此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出不了維港是正常。只有李超人及馮氏兄弟可以走向世界。近年,更要看共產黨面色實是活該。眾所周知,大企業代表霸佔政府委員會,行政會議,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主導資源分配權力,獎勵及懲罰什麼樣的信念價值。很遺憾,他們的行為,言論及所展示的管理能力,根本沒有展示出商業奇才應有的能力及智慧,相反只是商業庸才,更將商界陋習引入政府,破壞政府公信力。香港沉淪,香港商界責無旁貸!

大學雖然也有研討會及演講會,邀請成功人士講述成功之道及邀請商界人士做學生導師mentor,愚見認為不足夠。應該邀請具真材實料的商界中人於大學講課(一個學期課程),講授決策之道及教授商場實戰經驗,拓闊學生視野;同時商界中人也可溫故知新,達到雙向交流。可惜,今天為居要津又真材實料的商界中人已買少見少了。有真才實料的,很多已受不了香港環境,不願同流合污,潛龍在野去了。  

大學工商管理本科課程委員會,雖有商界代表,但是否達到雙向溝通作用,商界代表能否給予真知灼見,使大學課程更接近現實,以今天商界的質素,在下好懷疑最後是否淪為比面派對及游說捐款場所。更可恥的,有大學已沾染商界的陋習,甘願自貶身價為學店,將中國留學生視為顧客,奉行名義是顧客至上,實質是縱容顧客的辦學方針!

香港商學培育,必須要求學生懂得「如一個社會只有四個人有錢,這四個人是否真的會有錢」這個道理。 香港的大學要潔身自愛,銘記大學之道。否則,社會不會長治久安。

 後記: 
多謝《商科有罪?》一文作者引發在下寫下此文。看來很多人對此話商科有興趣, 在下可講講商界在育成香港投訴文化的角色及顧客之上。

Monday, October 15, 2012

言論自由與公民教育

近日前律政司長梁愛詩發表不合身份,有損香港司法獨立形象的言論。她面對及回應批評時,竟說自己有言論自由,而香港竟然有人認同。日前,一位張姓大陸中文大學學生的「港狗」言論,激起民憤,又有所謂進步左翼及左翼學者為他辯護,說張同學有言論自由,呼籲港人包容,不要鼓吹仇恨。

言論自由不是什麼都可以講,而是有條件的。不能發表鼓吹侵犯他人的個人權利的言論,還要符合自己的身份,為自己言論負責;批評別人的言論,並不是侵犯別人的言論自由,反而是言論自由的一部份,這是公民權利與義務的常識ABC。梁愛詩身為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擁有建議解釋基本法的權力。她的言論,不是一般老百姓言論,而是有影響力的。所以必須慎言。這是從政者及執政者的政治常識。以言論自由為自己的言論辯護,是理屈詞窮的表現。張同學的「港狗」言論也是。來港讀書是自由選擇,不合可去他處。當然,他可以批評香港的一切,但也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華夏文化中有兩句話「入鄉隨俗,先撩者賤」形容此事,合適不過。

此兩件事令在下回想今年四月舞台劇「十二怒漢」演後座談會中的觀眾發言。有觀眾認為最後一位陪審員,堅持己見到最後仍然認為疑犯有罪,但最終在眾人壓力下改變立場,是侵犯他的言論自由,覺得有點不舒服。


從3個個案,在下驚訝地看到香港社會各階層,對言論自由的認識竟然這麼不全面,反映香港市民的公民及政治知識,十年如一日沒有進步,仍然在停留在小學生水平。香港的教育局,有報章地盤的學者,大學及泛民政黨,要對此現況負上責任。香港的公民教育課程也大有問題,必須重寫!


相信真相愈辯愈明,先決條件是相信道理,堅持有道理支持的信念,承認人的局限,人是受過去經歷得來的信念會錯,去到極端,這些信念甚至變成偏見。在平常生活,人有堅持己見,即使是偏見的自由。但若果你在決定一個陌生人的生死,如「十二怒漢」劇中的陪審團,那麼公平,良知便重要過堅持偏見的自由。這位陪審員由始至終都沒有講出理由,只是堅持疑犯有罪。那麼,其餘十一位陪審員給他壓力改變,是應該的而且合乎道德的。因他沒有盡陪審員的責任,憑良知及真相判斷,更重要沒有以理服人。在這情況下,他沒有權利堅持偏見。 

言論自由,公平,良知都是良好的價值觀,但當它們有衝突時,應該如何取捨?在共和憲政社會下的公民,有權利與義務,必須經過學習才懂如何行使及承擔。可惜,香港的公民教育留於表面及泛道德化,沒有啟蒙學生去思考核心價值的取捨,去分析問題是好壞問題,還是對錯問題;更不用說學習如何行使權利及承擔義務了,公民沒有政治知識作後盾,不懂在政治問題上判決是非曲直,不會管治好自己的地方。

李彭廣教授日前在一研討會中講得很對,「受基本法保障,香港九七後是一個高度動員的政治及公民社會,管治團隊是內生型,智囊系統在地操作。管治團隊要運作無誤,要管治暢順,官員的政治知識非常重要。」遺憾的是今天香港不少從政者,記者編輯,報章評論者的政治知識,與一般市民與異,小學生水平。不少從政者還以自己政治無知而沾沾自喜,經常批評人家將事件政治化云云。執政者及從政者沒有執政意志,沒有政治知識,試問怎樣管治香港?香港的公民教育,必須要在中小學,教授學生政治知識,怎樣做一個公民,行使公民權利及承擔公民責任;怎樣做政治決定;怎樣做一個執政者,管治一個地方。香港的公民教育最終目的,是為香港培育執政人才。

Friday, October 12, 2012

From TED: Liz Coleman's call to reinvent liberal arts education




...The problem is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viable democracy made up of experts, zealots, politicians and spectators. (Applause) People will continue and should continue to learn everything there is to know about something or other. We actually do it all the time. And there will be and should be those who spend a lifetime pursuing a very highly defined area of inquiry. But this single-mindedness will not yield the flexibilities of mind, the multiplicity of perspectives, the capacit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is country needs. That is where you come in. What is certain is that the individual talent exhibited in such abundance here, needs to turn its attention to that collaborative, messy, frustrating, contentious and impossible world of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President Obama and his team simply cannot do it alone.